学校共青团2016年工作要点

  加入时间:2016-02-15  采录人:系统管理员  点击:968

学校共青团2016年工作要点

  学校共青团2016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部署,按照团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安排,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四大行动,着力推动改革发展,着力强化思想引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直接联系直接服务青年师生,直面问题,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学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工作的有效覆盖面,更好地发挥学校共青团的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作用。

  一、立足“强三性”“去四化”,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把准方向,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组织落实,推进以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为中心的学校共青团改革发展。

  1.制定并组织落实改革实施方案

  ——结合学校共青团实际,认真调研和及时制定完善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切实抓好落实。

  ——选择部分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及高校、中学、中职学校团组织进行重点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

  ——指导督促各省级团委学校部、各高校团委以及具备条件的中学、中职学校团委,结合实际全面深化改革。

  2.重点推进团学组织创新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完善学校共青团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在高校,重点推进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团学组织机构设置和治理机制、基于“青年之声”平台构建学生权益维护机制等5方面改革。

  ——在中学、中职学校,重点改革完善团员发展与管理制度、团队衔接机制、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县域团教协同机制、班主任兼任团支部辅导员制度等5方面体制机制。

  3.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科学的团学工作考核评价督导制度。

  ——充分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等智库支持作用。

  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将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为根本任务,以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主题,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提升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精益化。

  4.深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准确把握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爱国主义、“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宣传教育,注重各类主题活动的融入结合。

  ——抓住重要节点,以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和全国“两会”召开等重要事件为契机,组织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活动。

  ——深化创新载体,在高校重点开展“与信仰对话”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学重点开展“与人生对话”主题教育及18岁成人仪式教育等活动,在中职学校重点开展“彩虹人生”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团日活动、座谈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借助爱国主义历史遗址、纪念场馆、代表人物等,引领青年学生增强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和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举办全国大中学国旗班升旗手交流展示活动。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持续推进新疆、西藏与内地中学生(中职学生)结对子工作,实施“青少年民族团结交流万人计划”大学、中学、中职学校项目,筹建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中心。

  5.深入实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

  ——依托主题团日、理论学习社团、团校、培训班和新媒体等线上线下阵地平台,重点组织青年学生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运营好、推广好、应用好“‘四进四信’学习”APP。各级团组织依托各自新媒体平台设立专区专栏,积极开发文化产品,开展线上主题活动。

  ——对各地各高校进行督导推进,自检互学,共同提高。适时召开“四进四信”活动阶段总结和工作推进会,组织开展年度优秀成果集中宣传,推动形成工作长效机制。

  6. 大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落实《关于在大中学生中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及全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安排。春、秋季开学在大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

  ——构建践行载体,贯彻落实《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中学生志愿服务相关实施办法,建立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最美中学(中职)生”等选树宣传工作。

  ——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所高校与百个军队英模单位共建共育工作。

  7. 深化实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贯彻落实高校“青马工程”工作推进会精神。全国层面争取联合有关部委出台相关文件,省级、校级层面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

  ——完善大学生骨干的全国、省级、校级三级一体化培养格局,开展好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九期、第十期相关活动及各地各高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

  ——建设好、发展好“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

  ——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联系、服务和引导,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举办专题培训班。

  8.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研究制定大中学生一体化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大纲,针对不同年级阶段、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分层分类开展工作。

  ——发挥组织体系优势,借助第三方专业资源,融合线上、线下载体,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动态专项调研及有针对性的引导。

  ——做好日常舆情收集报送等工作,健全直接联系学校、信息员队伍等制度,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基层参与运用新媒体和文化手段创作、传播“微团课”等优秀内容产品,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三、深化品牌工作项目,促进青年学生素质拓展

  促进青年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浪潮,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力量。

  9. 大力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

  ——贯彻落实《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地各高校建立健全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体系。建设好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及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推进KAB创业教育提档升级。打造“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服务平台”、创业“慕课”等载体。以“省部共建”方式探索“青创板”市场化运作机制。继续开展树立和寻访创业优秀典型活动。

  ——举办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以赛促学。重点组织开展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主体赛事及有关专项赛。办好机器人大赛、金融精英挑战赛等赛事。

  ——开展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鼓励省级开展活动并形成联动机制,实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学中职学校科技创新示范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营等项目。

  ——举办第二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推进职业学校学子创客成长计划。

  10.持续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依靠基层团学组织及宿舍、体育社团等发动学生广泛参与,继续开展各级“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优秀体育社团创建等活动。

  ——贯彻落实国家足球改革发展总体部署,举办大中学生足球挑战赛等赛事活动,筹建全国青少年足球文化发展中心。

  ——结合迎接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有关活动。

  11.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集中组织和深化实施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开展一带一路、脱贫攻坚和“新疆学子百村行”等专项活动。

  ——实施中央国家机关大学生(“紫光阁”)实习计划,带动各地各高校探索实施。

  ——支持各地各学校在扶贫帮困、大型赛会、生态环保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12.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促进学生社团规范发展,筹备建立艺术类学生社团联盟。

  ——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努力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风尚。注重以校史、校训、校歌等为载体,帮助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利用传统节日等契机,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科优势及学生特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四、坚持服务青年师生的工作生命线,切实做到直接联系、直接服务

  13.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抓好《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有关工作落实。鼓励各地各学校团组织积极参与本单位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青年师生切身利益。

  ——抓好全团“大宣传大调研”“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等制度安排落实。

  ——落实学校共青团“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度,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的学校共青团专职干部结合自身工作每年集中半个月左右到大学(中学、中职学校)“驻校蹲班”。

  ——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每名专职团干部每年直接、经常联系100名左右青年师生,每名非学生身份的兼职团干部每年直接、经常联系10名左右青年师生。

  ——逐步建立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使青年师生参与到工作设计、开展、评价的全过程。

  14.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需求

  ——通过“青年之声”平台及既有渠道倾听和收集青年学生意见建议,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积极协助政府和学校关注并解决青年学生权益受侵害事件。

  ——发挥团组织优势,着眼青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结合实际开展就业创业服务。

  ——建设青年学生帮扶服务体系,针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社会交往困难、上进心不足等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活动。

  ——参与学校治理,以大学章程颁布等为契机,争取团学组织在校园治理中的明确地位职责,加强与职能部门协调沟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

  15. 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联系和服务

  ——在高校中普遍成立青年教工团组织,探索成立交流联谊类组织,搭建青年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开展理论学习、培训挂职等工作,促进青年教师提升理论素养、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结合共青团品牌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服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

  五、围绕全面从严治团,抓好学校共青团基层基础建设

  16.加强学校共青团组织建设

  ——深入实施中学中职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通过配好配强学校团委书记、班委会和团支部一体化建设、班主任兼任团支部辅导员等举措加强学校团委和团支部建设。通过机制化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等工作提升基层组织活力。推动各省份建立工作试点,开展专项调研和督导。出台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细则。联合教育部适时召开中学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制度建设。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创新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团员学生参与和推动团支部工作建设。推进社团建团,探索网上建团和楼宇建团。开展“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

  ——促进学校共青团组织体系良好运转。发挥校级团委主体作用。在高校重点抓好院系级团组织建设,提供干部培训、工作载体和资源支持。加强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发挥好既有的高等师范、理工科、政法类、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职学校等共青团工作联盟的作用,推动其它领域和类别学校探索建立工作交流机制。

  17.加强学校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

  ——着眼于2017年年底初中毕业班团学比例在30%以内、2018年年底高中阶段(含中职学校)毕业班团学比例在60%以内的目标,加强县域统筹,在中学做好控制团员增量、调控团员发展规模等基础工作。

  ——强化推优入团、团前教育、入团仪式等工作,做好团队衔接,坚持团员标准,严格入团程序,提升团员质量。

  ——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创新团的组织生活方式,严肃团的组织生活,加强和改进团员关系接转等基础团务工作。

  ——引导团员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挖掘、树立和宣传团员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8. 加强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开展“学系列讲话、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看齐意识,坚持廉洁自律。突出思想建团,严肃团内政治生活,强化“三严三实”作风,牢固树立正确成长观、事业观,坚持密切联系青年,养成良好作风,着力打造忠诚、担当、干净、专业的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

  ——落实学校团干部五年培训工作方案,构建全国、省、地市、学校分级分类培训格局,全国开展示范培训,省级重点抓好本地区高校及院系团干部培训,地市级重点抓好中学和中职学校团委书记培训,校级抓好本校团干部培训。2016年面向全国高校(校、院系、班级)、中学、中职学校举办若干期示范培训班。

  ——搭建团干部锻炼平台,继续选派高校团干部(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开展中学中职学校团委书记岗位职业技能竞赛。

  六、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实现学校共青团网络新媒体战略转型

  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学校共青团工作和建设,做好建网、用网、占网工作,更好地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

  19. 全面推进“青年之声”网络互动社交平台建设。贯彻落实全团“青年之声”建设工作部署,在试点高校建设基础上,提升“青年之声”在高校中的覆盖面,强化思想引领、就业创业、困惑解答和学业咨询等方面功能。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团学工作一体化融合机制。

  20. 加强队伍、平台和内容建设

  ——成立并发挥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的统筹指挥协调作用,加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宣传员、网络文明促进会等队伍建设。

  ——构建微信、微博、网站、APP应用等学校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在工作联动、资源共享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粉丝数”增长与影响力提升的并进。

  ——争取专业力量支持,调动基层和青年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研发、汇集、推广优秀内容产品。

  ——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热点事件,设计开展线上活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落实全团“智慧团建”部署要求,促进学校共青团各级团组织探索依托网络强化基础团务、提升服务能力、活跃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

  七、积极合理发挥团的指导作用,加强学联学生会组织工作和建设

  21.改革完善全国学联工作机制,理顺内设机构的关系与职责,完善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对省级学联指导及省级学联之间交流。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加强对海外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的联系服务,做好台港澳青年学生工作。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贯彻落实《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学生代表大会组织办法和学生会组织章程指引,规范和督促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定期召开代表大会,扩大普通同学的代表性和参与度。健全学生权益维护制度,推动学联学生会组织开展提案工作和日常权益维护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制度。改进学生会组织的干部选拔评价考核工作,在学生会组织主要人员选拔中落实“众选众评”机制,规范主要人员的选拔产生方式,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