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飞上天空,科技贴近生活

  加入时间:2015-07-14  采录人:系统管理员  点击:37

3月15日上午,南通大学第五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答辩会在主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来自交通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学院的37个团队展示了各自的课外学术作品。党委宣传部、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科技与产业处、人文社科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工程训练中心、校团委、校科协和校大学生科协共同主办了本次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领导及部分学科的校内专家担任评委,校团委书记李清湘出席了本场答辩会。
大赛分为科技制作发明类15组、哲学社科类10组、自然科学类12组。参赛选手通过实物和理论两种答辩方式进行答辩,向评委老师及在场观众展示科技作品的研究背景、项目内容、成果、创新点等。当天上午,参赛团队对科技制作发明类作品进行了答辩。本次展示的15件科技作品中,《基于Android校园微门户》、《失语及重症插管清醒患者智能需求表达系统》、《船舶修造人员及环境监测报警系统》等作品引人注目。其中,《船舶修造人员及环境监测报警系统》课题组在现场模拟船舶内环境,小组成员进入模拟房间中走动、摔倒、点燃火机,这一系列动作能够显示在监测电脑上,当出现人员摔倒或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浓度过高等情况时,警报器自动启动从而起到保护船舶内工作人员的目的。下午进行的哲学社科类答辩中,由赵海燕等同学带来的《中小学在职教师课外有偿辅导的现状》这一课题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激烈讨论。她分析课外辅导给学生、家长、教师和国家带来的危害,提出课外辅导将“免费的基础教育成了无用的教育”,认为国家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与此同时,在自然科学类作品答辩中,由范习康等人带来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的风险评估及应对》以柴静的《穹顶之下》开篇,介绍了其从淮安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调查中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课题研究结果。评委针对其引用的相应数据及对地表水与自来水是否应该使用同一种风险评估方式提出质疑,并建议分开叙述。
“本次参赛选手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看得出在整个科技作品展示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时也发扬了优秀的团队精神。但有些团队在方向性上不明确,关键点描述不清晰,希望今后能继续改进。”竞赛结束后,电气工程学院陆永平教授对此次大赛进行了点评。
本次大赛历时5个月,经过了院级初试、校级复试和决赛答辩三个环节,旨在为更多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和观摩学习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创新思维,并进一步促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文/璞石记者李柔娴 郑康喜 邓雅文 图/陈育培 俞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