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南通大学团委荣誉一览

  加入时间:2015-04-12  采录人:系统管理员  点击:378

1、2005年4月22日,护理学院团委书记张莉莉老师、校学生会副主席戴炎焱同学分别被江苏团省委授予“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2005年5月10日,外国语学院英语022班团支部、护理学院02级护理英语班团支部被南通团市委评为“南通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纺织服装学院团委、电气工程学院强化021班、地理科学学院地平线协会被评为“南通市新长征突击队”,商学院团委书记姚春雷、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刘兆平、基础医学院团委书记沈江、体育科学院团委副书记黄贵等4位老师被评为“南通市新长征突击手”。
3、2005年5月10日,计算机学院团委副书记印亚军、文学院团委书记范美香、美术学院团委书记袁洪群、公管学院辅导员徐双俊、基础医学院03级团总支书记张杨乐、外国语学院孙欣南等被南通团市委授予“南通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蔡晓燕、丁琦、黄滇、凌良健、卞凯、付海洋等6名同学被授予“南通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4、2005年11月,我校被评为“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南通大学“三个代表”党员研究生服务团(研究生部)、南通大学禁毒宣讲小分队(法政学院)、南通大学“关注生存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小分队(公共卫生学院)、南通大学“科技进农村、服务到苏北”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通大学“爱心呼唤”南通女子监狱心理辅导小分队(教育科学学院)等5支小分队荣获“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南通西藏民族中学荣获“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活动基地”称号;《关注“民工”生存状态,竭力构建和谐社会--对“民工荒”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基础医学院 蔡洁茹),《关注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构建和谐社会 --江苏沭阳县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作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曹琴、叶文杰)两件作品荣获“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称号。
陈洁(文学院)、姚红霞(文学院)、孙欣南(外国语学院)、顾俊伟(建筑工程学院)、马倩倩(公共卫生学院)、于晓玲(护理学院)、张新华(体育科学学院)等7名同学获得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朱城(校团委)、陆俊杰(法政学院)、印亚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沈 江(基础医学院)、朱晓阳(临床医学院)等5名老师获得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5、2005年11月,我校江苏省第一届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茉莉花》荣获江苏省第一届艺术展演声乐比赛专业组一等奖,《我哭泣为我的命运》、《节日的天山》两个作品分别荣获江苏省第一届艺术展演声乐、民乐比赛专业组二等奖,萨克斯管独奏《拉卓那地幻想曲》荣获西洋管弦乐比赛专业组二等奖,铜管乐合奏《春节序曲》荣获西洋管弦乐比赛普通组三等奖,《手机》、《天下无贼》两件作品荣获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手机》荣获戏剧、小品比赛创作奖,《逐鹿》荣获舞蹈比赛专业组二等奖,《镜像》DVD荣获Dv作品比赛普通组二等奖;顾婵娟的《渴求》、洪相敏的《静物》荣获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比赛二等奖,宋燕辉的《桌上的静物》、吴怡英的《青鸟》、陆瑶的《古》3件作品荣获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比赛三等奖,王待琦的《风之韵》等9件作品荣获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比赛优秀奖,童瑞敏的《多功能取暖器》荣获艺术设计比赛三等奖,陆娴翎的《京剧之魅力》、柏迪的《新青年》两件作品荣获艺术设计比赛优秀奖,沈玉的《精打细算》荣获摄影作品比赛普通组三等奖,徐林《一支笔三颗心》荣获摄影作品比赛普通组优秀奖,柏迪的《香水》荣获摄影作品比赛专业组二等奖,蔡春华《掠影南通》荣获摄影作品比赛专业组三等奖,黄琛燕《幻境》等4件作品荣获摄影作品比赛专业组优秀奖。詹皖的《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研究》荣获江苏省第一届艺术展演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黄建平、詹皖两位老师荣获江苏省第一届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6、2005年11月,我校何仁伟等四名同学组成的辩论队在南通市大学生辩论赛中荣获冠军称号。
7、2005年11月,我校“文化长征行”社会实践小分队(文学院)、“红色之旅”小分队(理学院)、赴苏中革命老区社会实践小分队(商学院)、“聚焦公共行政,共建和谐社会”社会实践小分队(公共管理学院)、“通城国际化”实践小分队(外国语学院)、四甲行阳光科技小分队(电子信息学院)、赴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社会实践小分队(电气工程学院)、“心系通大蓝图,情系百年文博”实践小分队(建筑工程学院)、“寻访抗日战争中的幸存者及老兵”小分队(基础医学院)、大学生党员“三个代表”医疗服务实践小分队(临床医学院)、“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实践小分队(护理学院)、抗日战争史专题摄制小分队(美术与设计学院)、“通旅先锋”小分队(地理科学学院)等13支小分队荣获2005年南通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崇川区钟秀街道办事处、南通市消防特勤中队获得2005年南通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活动基地称号;《论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基于南通市钟秀街道11个村的调查》(作者:文学院 章文华)、《纺织服装单位对本科毕业生质量要求调查报告》(作者:纺织服装学院 章晶 李慧)、《南通市区全民健身现状调查报告》(作者:体育科学学院 章娟 顾英英)、《吴江市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情况调查报告》(作者:杏林学院 徐超群)等4件作品荣获2005年南通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称号;施娟(文学院)、顾建伟(法政学院)、郑玉琴(公共管理学院)、李唐师(教育科学学院)、袁媛(教育科学学院)、卢笛(化学化工学院)、周健 (生命科学学院)、张秀庭(生命科学学院)、周长青(机械工程学院)、丁李杰(电子信息学院)、周其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朱达广(美术与设计学院)、袁敏(美术与设计学院)、陆蓓(杏林学院)、邢诺君(杏林学院)、林赠华(研究生部)等16名同学荣获2005年南通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杨锋(理学院)、姚春雷(商学院)、候蔚(公共管理学院)、王琦琦(化学化工学院)、刘兆平(机械工程学院)、李智(电气工程学院)、倪志梅(纺织服装学院)、阚耀平(地理科学学院)、沈金峰(杏林学院)9位老师获得2005南通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8、2005年11月17日至22日,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我校由电气工程学院姜平教授、周根荣老师指导的作品《基于CCD视觉传感的智能验布装置》(作者:谭真、杨利平、张源梁、冯捷、盛海明、甘忠勇、王志)和电气工程学院陆国平教授指导的作品《一类李普希茨离散系统鲁棒观测器设计》(作者:孟晶、朱杰)分别荣获全国三等奖。
9、2005年12月,我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10、2005年12月,钟秀校区公寓团总支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支部”。
11、2005年12月,我校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第六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12、2005年12月,在由团省委、省教育厅和省学联主办的第三届江苏省校园歌手大赛中,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李姝同学获得金奖并被授予 “江苏省校园十佳歌手”称号。
13、2005年12月,在2005 年度江苏青少年与青少年工作调研奖评选中,团委杨建新同志的《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社会化》获二等奖。
14、2005年12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俊同学、商学院陈娴同学获“2005年度江苏省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研究生部林增华同学获“2005年度江苏省优秀研究生会干部”称号;基础医学院郁玉文同学、文学院陈洁同学、杏林学院崔淼同学、电子信息学院仲云峰、理学院李盛同学获“2005年度江苏省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称号。“心理协会”知音沙龙活动被评为2005年江苏省“优秀学生社团活动”。
15、在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组织的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复赛中,我校四件作品从全省203项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一、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是电气工程学院沈钰等同学合作的作品《智能型双张检测仪》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余荣、刘爱华的作品《南通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获得二等奖的是基础医学院吉华琰等同学的作品《skp2和ki67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和法政学院张乐等同学的作品《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个人成本及收益初探》。
16、2005年12月,我校附属医院团委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021班团支部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17、2005年12月,电气工程学院谭真同学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联合授予 “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称号。
18、2005年5月,我校在南通市大中专学生足球赛上获冠军。
19、2005年8月,在南通市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中,我校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