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石工作室]让你我都“GET”
加入时间:2015-08-23 采录人:系统管理员 点击:722 |
这个夏天,17位身着蓝色T恤的青年奔走在炙热的阳光下,对他们来说,7月代表着汗水与激情。他们就是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G·E·T社区行团队” “G·E·T社区行团队”主要围绕社区小朋友开展活动,将地理、环保等知识传授给小朋友。“G、E、T三个字母分别代表Geography,Environment,Travel,同时‘GET’就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希望小朋友们通过此次活动能‘GET’更多地理和环保知识。”关于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杜志伟这样解释。 最热情的传授者 在7月12日至18日的短短一周内,“G·E·T社区行团队”在南通北濠桥社区以及南通博物苑举办了“地理微课堂“社区实践活动,包括“地理在眼中”、关于地理及环保知识的问卷调查、“南通印象,缤纷一夏”义务导游以及“遇见•地理”环保知识科普宣讲等。 7月14日,小分队在北濠桥社区举办了“地理在眼中”电影观赏活动。一部经典电影《冰河世纪4》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现场的小朋友们都看得目不转睛。在问答环节,小朋友们都踊跃举手回答,赢得了小分队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其实这场活动能顺利办下来真的不容易。”据负责电影欣赏活动的沈雪婷同学说,这次活动原计划的参与人数应该是在30人以内,但出乎队员们意料的是,在下午2点左右他们得知会有一个班级的53名小朋友来参加。活动开始时,会场里已经坐满了小朋友和一些陪同的家长,甚至在活动开始后还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小朋友,队员们不得不让在会场内的个别家长到二楼的会议室休息,让后来的小朋友有机会看到电影。而在准备问答环节的小礼物时,由于时间紧迫,活动开始两天前队员们才在网上下单购买,因而时刻担心着会不会等不到小礼物。不过很幸运,在活动当天的上午11点多,他们收到了快递包裹。此次实践的第一场活动的顺利结束让忐忑的队员们都松了一口气,也使他们有了继续前进的信心。 汲取了第一场活动的经验,接下来的几场活动在队员们看来似乎没那么难了。虽然前一天下午小分队刚办完电影观赏活动,晚上又马不停蹄地熬夜为第二天的义务导游活动做准备,但第二天上午队员们并未表现出一丝疲倦,反而展现出无比的活力和热情。为了保证小朋友的安全,为了让家长完全放心,所有队员都到场,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带领小朋友们参观博物苑时,其他队员则负责组织好所有小朋友,确保他们不乱跑。第二场环保知识科普宣讲活动的当天下着大雨,但社区小朋友们依然坚持来听讲座,这让队员们很感动。队员睢镇十分感慨:“学生家长对我们的印象也很好,说很感谢我们能把孩子们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的知识教授给他们,这让我们更加有热情去做好这件事了。” 最真挚的工作者 在实践中,团队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和突发状况。 在参观博物苑时,由于展品放置较高,小朋友个头矮看不清楚,几位队员便挨个抱起他们,让他们轮流参观。“小朋友非常可爱,我也希望他们能玩得开心。”当提到这个细节时,队员沈怡桢笑着说道。临近正午,其他小朋友都被家长接走了,只剩下两个小朋友的家长还没到。“这场活动本来就是为小朋友服务的,我们就带着两位小游客将剩下的景点游览了一遍。”队员睢镇认为这是他在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前来接走两位孩子的家长都很感谢我们,虽然天气很热,大家都很累,但有了家长和小朋友的认可,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对小朋友的爱心和责任心,让队员们既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有些爷爷奶奶想帮我们做问卷,但他们不识字,所以我只能一字一句地念给他们听。还有些居民对我们的工作有些抵触,不怎么愿意做问卷。”队员李渊说道。一同负责问卷调查工作的王健伟也觉得居民们的合作热情确实不够高,由于对问卷的难度没有良好的把握,导致能有效回答他们准备的问题的人群只在少数,很多人看到问卷的问题后,都拒绝参与。于是他和队友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地上门进行调查。“虽说中途也遭遇了许多尴尬与冷眼,但最后还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王健伟如释重负地说。第二场环保知识科普宣讲的PPT由睢镇、柏苏北等队员负责准备,在PPT即将收尾时,电脑出了故障,所有PPT内容都未能保存。这让他们情绪崩溃,但只能选择重做。“我们熬夜完成了PPT的制作,让第二天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过程虽然有些辛苦,却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谈及此事,柏苏北如是说。 最值得的付出者 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时而骄阳似火,时而风雨交加,但这并没有阻碍小分队前进的脚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假如这个小分队没有组建,也没有举办这些活动,也许每位成员早已在家惬意地享受假期,但如今谈起这次实践的经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杜志伟认为,团队成员们在待人接物和遇事的处理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有一次,他们与生命科学学院的一支小分队在同一个社区办活动,活动开始时,那支小分队因故未能及时赶到,负责人杜志伟便组织队员们进行救场活动,他们和小朋友们进行互动游戏,避免了现场气氛的尴尬。 对每位成员来说,此次实践委实让他们开拓了不少眼界,不仅在活动中学到了实践经验,还从彼此身上学到许多优点。在一次闲聊中谈到旅游,一位旅游系的同学几乎能够在谈到某个城市时就讲解出大段那里的美景、美食和风土人情,这让几位地理系和城环系的同学啧啧赞叹,也使得他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景观有所了解。“小时候出去旅游,觉得导游哥哥姐姐的讲解非常吸引人,很是令人敬佩,这次实践使得大家都对导游这门职业更加感兴趣了。”杜志伟笑着说,“以后出去旅游,我们大多数人都能自己给自己做导游了吧!”闲暇时间队员们一起吃饭、看电影、交流心得体会,短短一周成员们彼此熟悉不少,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在与社区居民接触的过程中,带给团队的最大感受是“关怀”二字。当社区居民们得知小分队是来做社会实践活动时纷纷表示,在炎热的夏天开展活动真的挺不容易,他们的理解让队员们觉得累点儿也值得。活动中,居民们对下一代的真切关怀也让队员们印象深刻。“因为我们整个系列的三个活动都是为了让小朋友能收获到地理和环保等知识,社区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很有意义,小朋友的家长也很感谢我们。”杜志伟如是说。短短几天,小分队已经和社区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居民们见到他们也笑呵呵的。 地科院团委书记朱斐斐对此次“地理微课堂”社区实践活动很是赞赏:“这群大学生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引入社区,把地理、环保等知识教给小朋友,在大学和社区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得到了社区领导、家长和小朋友的支持。以后学院有可能会把它作为品牌拓展开来,不局限于暑期实践小分队,而是组织学生们在平时周末和节假日进入社区,开展微课堂活动。” 这场暑期社会实践,带给每个人许许多多的感动与成长。“GET”这一初衷已经悄无声息地作用在每一位团队成员以及社区居民和小朋友身上,“G·E·T社区行团队”正用他们的汗水与激情将“GET”精神延续下去。(璞石工作室/徐梦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