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石工作室]让知识和科技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梦——记电气工程学院“传递温暖,怡情社区”志愿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加入时间:2015-08-23  采录人:系统管理员  点击:716

行动使梦想绚丽,实践让知识闪光。这个夏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出实验室,带着平日所学和研究成果,走进社区,开展了为期多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就是电气工程学院“传递温暖,怡情社区”志愿服务团。他们用行动为知识助力,让科技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梦。
热情播种传希望
36°的高温,37°的热情。6月下旬,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16名同学已开始忙碌了起来。虽然正值期末复习之际,但队员们并没有丝毫的抱怨,从人员分工的确定、维修设备及宣传材料的的采购和场地的商议,队员们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参与。这个暑假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为了向更多的人普及科学知识,让更多的人领悟科技的魅力,切实体悟到知识的价值,“传递温暖,怡情社区”志愿服务团先后前往学田社区、果园社区开展了“科普-科技-维修”三维一体志愿服务活动。所谓的三维一体,包括“科普小课堂”、“机器人展演”和“小家电维修”三个部分。
在“科普小课堂”中,鲁松老师用的语言介绍了身边常见的绿色植物,教授了花卉盆栽的小技巧。“机器人展演”中,队员们向社区居民展示了我校自主研发的多款多功能机器人、智能车,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结构原理和用途。“小家电维修”中,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居民修理损坏的小家电,为居民“排忧解难”。
考虑到“科普小课堂”和“机器人展演”的听众主要是社区的小朋友们,为了能让小朋友们充分感悟科技的魅力,队员们结合小朋友爱玩的天性,采用了针对小朋友们的讲课方式。动漫版的PPT展示,幽默风趣的语言……每一个环节都煞费苦心。在“机器人展演”环节中,他们邀请小朋友们现场操作了机器人。
“我们学院平时在学校也会举办类似的活动。”活动负责人刘成介绍,参加志愿服务的队员有很多是DIY电子创新俱乐部和机器人团队的成员。除了义务进行家电维修,DIY电子创新俱乐部每年还多次举办科技达人对抗赛、课外科技合作教学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机器人团队每年都会代表学校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国际公开赛”、“江苏省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资深赛事,捷报频繁,屡屡摘得冠军、亚军、季军等高层次奖项。传播知识之种、科技之种已成为他们的常态。
没有科技的生活就如没有植被的土壤。在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他们就如一群可爱的天使,将知识和科技的种子由学校播撒到了社区。
用心浇灌助成长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强,你强他弱。”为了能让这些种子在小朋友与居民们的心中萌芽,在与一个个困难的博弈中,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也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精益求精,勤于钻研。在机器人展演的准备前夕,为保证机器人能够在活动现场正常运作,每个机器人队员们都要反复拆装好多次。因为机器人运作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所以队员们每次做实验的时候都非常仔细。有一次,他们研制的机器人跑得总有偏差,但是软件和硬件检查都没有问题,他们便趴在地图上一点一点看,用嘴吹灰,后来发现是地图上一个人眼都难发现的污点影响了机器人的运行轨迹。暑假期间,队员们每天在待实验室的时间超过十五个小时以上,实验室里没有空调,每次做完实验,他们都汗流浃背。“虽然比较困难,但看到机器人正常行走,顿时感觉一切困难都不算什么。”志愿服务团成员李晨感慨道。
充分准备,思虑周全。每一次完满的活动,都离不开前期的精心准备。想起赴学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前一天,队员们仍心有余悸。那天晚上,科普讲坛老师的孩子突然病了,第二天上午老师可能会来迟也可能会来不了,这可急坏了队员们。后在负责人刘成的率领下,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们召开了紧急线上会议,进行了多套预备方案的商讨。因为科技展示的顺序可能会调整,主讲张洋准备了两套方案,现场互动题型也根据老师迟到和不到特地准备了两套。活动前一天晚上很多成员都只睡了三四个小时。“活动当天,基本是成竹在胸的,然而或多或少有些顾虑,虽然中途有不少意料之外的挫折,比如车队走错路、书记临时亲自安排主持等等,但通过调整方案应对的还不错。”活动负责人刘成说道。
每一株幼苗的成长,都离不开雨露的浇灌。而帮助知识和科技的幼苗在社区成长的,则是每一个志愿服务团成员的心血。虽然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每一位志愿服务团成员都积极从容地应对,用心血浇灌知识和科技之种。
梦想之花遍地开
为了能让更多的居民和小朋友们感受到科技和知识的魅力,能够让更多居民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使更多的知识之花、科技之花在社区居民心中绽放,整个夏天,实践队队员们不惧酷暑、不畏风雨。科普讲坛、机器人展演、小家电维修……等一个个活动,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每一位居民心中生根发芽,使梦想的花朵绚烂绽放。
“我以后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制作各种机器人。”尤磊小朋友以前从未见过真正的机器人,在他心中机器人一直是动漫里的一个个虚拟的卡通形象。这次队员们的机器人展演,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机器人原来是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制作的,并不只是一个想象。“机器人做得这不错,看着这群志愿者真的很佩服,以后可能会有意的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多让他看看科技类的读物。”社区居民蒋阿姨带着自己的孩子看完科普小讲坛和机器人展演感慨道。社区居民李大爷举着自己刚刚修好的水壶,对队员们的知识运用能力赞个不停。
正如知识和科技之花在社区居民心中绽放一样,其实梦想之花在每一位志愿者心中悄然绽放。“因为对家电接触的有限,在‘小家电维修’的活动现场,有很多大件家电队员们都无法维修。”志愿服务团成员武剑说,“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深刻的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实践的重要性。”他表示,未来他会多方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维修能手。
先前社区居民和孩子们一直认为“机器人”是一个遥远的梦,只有像实验室里的知名科学家才可能创造,当志愿者们带着他们自己制作的机器人走进社区的时候,机器人不在那么遥远,科技开始走下神坛,走进人们的生活。孩子如此,居民如此,志愿者们亦如此,科技和知识的花蕾在他们的心间绽放。
播种、浇灌、开花……“传递温暖,怡情社区”志愿服务团成员们用自己的行动浇灌出了一朵朵知识之花、科技之花和梦想之花。他们用行动让知识不局限于书本,让科技不只存在于实验室;他们用心血告诉人们只要努力,知识和科技之梦便不再束之高阁,梦想的花朵终究会绽放。(璞石工作室/侯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