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石工作室]候鸟儿童:其实我们都一样
加入时间:2015-08-23 采录人:系统管理员 点击:729 |
“勇敢的候鸟往南飞,跨过千山的重围……不畏寒冷遥远的追,无怨无悔。相信有天总会停靠,温暖的怀抱。”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是新市民子女,他们只有在寒暑假期间才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假期结束之后,他们又将告别父母回家读书。他们被唤作是“候鸟儿童”。小候鸟们不断迁徙,唯一想停靠的,不过是有父母的家。为表达对候鸟儿童的关爱,由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6名学生组成的“关爱候鸟儿童,呵护祖国花朵”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过街道、访谈室、社区,一步步走近这些小候鸟…… 调查之路 “不好意思,打扰您一会儿,可以帮我们做一份关于候鸟儿童的调查问卷吗?”7月12日上午8点,机械工程学院 “关爱候鸟儿童,呵护祖国花朵”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小组为单位奔赴南通汽车客运东站、南大街和五山社区3个不同地点,针对候鸟儿童的经济状况、受教育情况、心理健康等问题向广大群众展开问卷调查。在活动过程中,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疑惑地看着问卷上的“新市民子女”四个字。一名小组成员看到之后,忙上前为老人讲解道:“新市民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下岗人员和兼职的异地在校大学生等群体的集合。您不用顾虑太多,按您的想法来填写问卷就好了。”面对部分市民的拒绝,他们也不气恼,沮丧,仍然微笑着表达谢意。 调查任务结束后,他们对23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调查显示,群众对于新市民了解较少,尤其在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多数人表示不太清楚。但大家对新市民表示理解和尊重,并对他们的子女给予关心爱护。 这次调查,不仅仅是小分队后期活动提供可靠数据,更是想呼吁广大群众摒除对候鸟儿童的偏见,对新市民子女一视同仁,从而给候鸟儿童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受教育环境。 访问之行 虽然候鸟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很多人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并不清楚。为了增进对候鸟儿童的了解,队员们开始了访问之行。在按原定计划访问之前,由于周末休息,办公室没有人,所以一时之间无法确定是否可以访问。负责联系的队员在“每天一会”上为自己的考虑不够周全和耽误整个实践小分队的进程表示道歉。将一切联系好后,他们分别来到南通“自然心坊”心理咨询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三个地点,从候鸟儿童的心理、教育以及父母新市民的就业、工作状况等方面来了解候鸟儿童。在南通“自然心坊”心理咨询中心,小分队队员与心理咨询师张瑾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访问。张老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真人实例相结合,为大家耐心地讲解。他特别指出,对待这部分群体,要主动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要让他们明白,没有不好的环境,关键是如何去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崇川区教育局局长也有类似的观点。蒋局长认为,在很多人看来,新市民子女是自卑的、落后的,但大家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新市民子女身上拥有很多闪光点,他们都很阳光、勤劳。同时他也提到,由于家长流动对孩子的学习有影响,同时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导致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但是他们在一点点地进步。去年崇川区中考状元就是一名新市民子女。但是只要大家有足够的耐心来爱护帮助他们,他们同样也会祖国的栋梁之材。 关爱面对面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采访等形式增进对候鸟儿童的了解之后,小分队走进社区、啬园等地与孩子们开始了互动。7月14号上午,人员大致在啬园集合完毕之后,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来到活动场地稍事休息。期间,小组长为了活跃现场气氛,消除孩子和队员之间的距离感,开始引导小朋友们背起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清脆的背书声久久地飘荡在啬园的上空。休息过后活动正式开始,队员们先给孩子们讲解了游戏规则,然后将孩子们分成两组,参加“乒乓运球”、 “单腿跳”和“传递水瓶”三个游戏。比赛火热地进行着,看到有小朋友摔倒了,队员把他们扶起来,他们拍拍身上的土:看到有的小朋友落后了,队员们摸着他们的头,说着加油……在一旁的家长看到孩子积极地参加着每项比赛,说道:“本来以为我的孩子是比较安静的,但今天我才发现,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一样的阳光、快乐。”接下来他们继续组织了“诵读经典”“交通知识宣讲”等活动,为候鸟儿童送去了一份温暖与关爱。 随着最后千人签名活动的举行,机械工程学院 “关爱候鸟儿童,呵护祖国花朵” 小分队的暑期实践落下了帷幕。活动的尾声,一名队员这样说道:“我们给候鸟儿童送去了关爱,他们给了我们快乐、感动。候鸟儿童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请不要再用特殊的眼光看待他们。候鸟儿童和普通孩子,其实都一样……”(璞石工作室 贺凯丽) |
|
![]() |